春季養(yǎng)眼巧用芡實
春季陽氣升發(fā),肝氣旺盛易克制脾胃,同時降雨漸增,天氣潮濕,水濕和寒邪也易讓脾胃出現損傷,若脾胃不好,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長此以往導致氣血不足,免疫力降低,尤其是在病毒流行的春季,身體容易生病,因此在春季養(yǎng)護脾胃十分重要。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又稱“雞頭米”,其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的功效,被譽為“水中人參”, 是一味適合在春季食用以達健脾祛濕食療功效的佳品,在歷版《中國藥典》中均有記載。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將芡實列為上品,稱其“味甘平,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神仙”。清代醫(yī)家徐大椿對芡實有極高的贊譽“雞頭實,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腎之藥也。脾惡濕而腎惡燥,雞頭實淡滲甘香,則不傷于濕,質黏味澀,而又滑澤肥潤,則不傷干燥,凡脾腎之藥,往往相反,而此則相成,故尤足貴也”。
春季食用芡實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人臉色紅潤、白皙;也可去除體內濕氣,改善春困現象。養(yǎng)眼食療方:芡實25克、10克枸杞子、半碗粳米,煮至濃爛香甜。
芡實雖然營養(yǎng)價值高,但其性味澀而收斂,凡大小便不利者、外感前后及新產后婦女皆禁服,食滯者慎服,兒童忌服。
* 根據個人體質不同,以上治療手段僅供參考,如需用治療,還需就醫(yī)辨證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