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奮進赴盛會 履職為民生——全國人大代表、我院院長畢宏生教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發(fā)布時間:2019-03-04



   浩蕩春風起,奮進腳步疾。最近幾天我國進入“兩會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聚首北京,趕赴這場“春天的約會”。今年,是我院院長畢宏生教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七個年頭。帶著人民的殷切期望和囑托,滿懷激情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




   談起此時的心情,畢宏生教授表示在激動之余,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說:“全國人大代表對我來講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要講百姓話,進百姓門,知百姓事,解百姓愁,幫百姓忙,暖百姓心,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重托。”畢宏生教授推倒單位和行業(yè)領域的圍墻,以人民為中心,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關注民生工程,注重承擔社會職責,連續(xù)多年為防盲治盲和青少年眼健康奔波勞力,多次協助政府解決重大公共衛(wèi)生項目。

畢宏生教授帶領醫(yī)療隊為小學生進行眼病篩查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批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fā)、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fā)展。

   畢宏生教授早在十年前,針對我國青少年近視發(fā)病率高居世界首位這一嚴峻的問題,率先在全國成立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團隊,開展科學研究和綜合防控,采用“科學防、規(guī)范治”和“以防為主、防控結合、中西并重”的指導方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政府主導、專家指導、各界參與”的“山東模式”。


▲2018年全國愛眼日在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yī)院啟動



▲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控“山東模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動和努力下,近年來,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防控項目中的兒童青少年視覺不良率有明顯下降,被國家教育部、衛(wèi)健委等八部委確定為先進典型并推廣成功經驗。


▲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赴山區(qū)希望小學免費驗光配鏡



▲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治中心進校園為孩子們進行眼科體檢,并建立視覺檔案



▲山東省青少年視力低下防控“山東模式”為保障中華民族下一代視覺健康做出突出貢獻


   自1996年畢宏生教授擔任院長以來,醫(yī)院多年來始終堅持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熱心社會公益和扶貧助殘事業(yè)。廣大員工恪守醫(yī)德,堅持“三拒一送”(拒收禮、拒吃請、拒紅包、送溫暖),自建院至今無一人收受紅包,被稱為“醫(yī)療界的一方凈土”。畢宏生教授自信地說,“我們始終是無紅包醫(yī)院,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畢宏生教授攙扶著做完眼病檢查的老人走下防盲手術車


   從1996年開始,畢宏生教授就每年有計劃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養(yǎng)老院的孤寡老人、烈軍屬、孤殘兒童、貧困盲人等免費手術。


▲長途顛簸使機器故障頻出,畢宏生教授及醫(yī)生們只能裸機奮戰(zhàn)




▲藏族同胞為畢宏生教授等醫(yī)療隊員敬獻潔白的哈達


   2006年,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畢宏生教授被任命為援藏復明手術醫(yī)療隊赴西藏日喀則地區(qū)進行白內障復明醫(yī)療隊隊長。他帶領3個醫(yī)療小組15名隊員,忍著高原反應,爬過三座海拔達5200多米的雪山,冒著兩次險些翻車送命的危險,在南木林、白朗、昂仁、日喀則及聶拉木五個縣共診治1000多位患者,為300多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手術,創(chuàng)造了有史以來國內外各援藏醫(yī)療隊日手術量最多、手術年齡最小(13歲)、最老(97歲)、海拔落差最大、日行程最長等多項記錄。“援藏光明工程”也被當地干部群眾稱為“建在藏族百姓心坎上的工程”。


▲為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化身,87歲的藏族老媽媽次仁曲珍實施免費復明手術



畢宏生教授發(fā)起、醫(yī)院和省慈善總會共同捐資購置了“山東省慈善愛心手術車”


   2007年由畢宏生教授發(fā)起、醫(yī)院和省慈善總會共同捐資購置了“山東省慈善愛心手術車”。這個配有先進設備的手術車,從邊遠貧困地區(qū)到革命老區(qū),行程遍布山東各地,每年行程四萬多公里,累計為為4萬多名貧困盲人患者施行減免費醫(yī)療救助手術,減免費用1.5億元之巨。所到之處灑下一路光明,留下醫(yī)者大愛。


▲重見光明后患者為醫(yī)療隊員敬獻哈達表示感謝


   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間,在“大愛無疆青海光明行”活動中,畢宏生教授帶領10人的專家組,先后三次深入當地最貧困的村鎮(zhèn),在重度缺氧帶免費為1000多名藏區(qū)農牧民進行了眼科檢查,為608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期間,畢宏生教授為當地最年長且最受敬仰的活佛實施了精細的復明手術。醫(yī)療組離別前,活佛滿含熱淚親手為畢宏生教授帶上潔白的哈達。“我們非常喜悅,不但攻克疑難病歷,而且為民族團結做了一件好事”畢宏生教授回憶說。


▲愛心成就“逐光”之旅 畢宏生教授救治藏族“雙盲”女孩




   為了推動公益事業(yè)從由政府“輸血”向社會“造血”轉變。2018年,畢宏生教授帶領團隊發(fā)起成立了山東光明慈善救助基金會,聯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山東省扶貧開發(fā)基金會、青島市眾繪愛心慈善基金會共同發(fā)起“慈善救助 善行齊魯”山東省大病救助公益行動,為每位參與到項目中來的重癥患兒和家庭帶來切實地幫助和生活的希望。畢宏生教授坦言,“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我相信滴水可以穿石頭,我不迷信,但我相信好人一生平安”。


  畢宏生教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認真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在醫(yī)學科學的神圣殿堂不懈追求,腳踏實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持之以恒地服務群眾、關注社會、奉獻社會、回饋社會,為社會的和諧美好做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預約掛號 咨詢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