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弱視常見原因是什么 ?
1、屈光不正:包括遠視、散光、高度近視,如兩眼均有明顯的屈光不正,在兒童期或學齡前未經矯正就可引起雙眼弱視。
2、屈光參差:一眼或兩眼屈光不正,兩眼相差較大,球鏡>2.5D以上,柱鏡>1.5D以上,致使兩眼視網膜成像清晰度不一致,于是視覺中樞主動抑制了模糊的像,只對清晰的像產生反應,久而久之,度數深的那只眼被抑制成了弱視眼,這就是屈光參差性弱視。
3、斜視:這種病人有斜視或曾經有過斜視,也經常同時伴有屈光不正或屈光參差。為消除或克服斜視所造成復視和視覺紊亂,大腦皮層就主動抑制由斜視傳入的視覺沖動,斜視眼黃斑功能長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視。
4、形覺剝奪:這是指在出生早期由于某些原因,影響了進入眼的光刺激,使該眼視功能發(fā)育受到抑制,逐漸形成斜視及弱視。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角膜白斑、上瞼下垂等,出生后早期眼部手術或外傷后較長時間在遮蓋一眼。知覺障礙引起的弱視與前幾種相比,程度更嚴重,治療更困難,療效很差。
5、其它:原因不明者。對這種弱視有學說認為與新生兒期眼底及視路的出血有關,眼球震顫、先天性全色盲也是引起弱視的常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