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為啥寶寶眼角有分泌物
家里有小寶寶的媽媽常常擔心,孩子眼角總有一些分泌物,淡黃色黏液樣或黃膿狀,每天都有或者晨起時厲害,有時還睜不開眼,往往會持續(xù)一兩周,這樣下去會不會影響孩子視力?
一般來講,眼角出現分泌物的寶寶都不超過三個月,尤以一兩個月的孩子多見,有的是單眼出現分泌物,有的是雙眼,還有的是兩眼交替出現這種情況,且遷延不消,令家長著急憂慮。這時候,寶寶多半是感染了眼部炎癥,如結膜炎或淚囊炎,媽媽們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業(yè)的眼科醫(yī)院就診,明確病因,及早治療。常見的寶寶眼角出現分泌物的原因有:
①急性淚囊炎:由于清潔護理不到位,造成細菌侵入到淚囊,并且在淚囊中不斷繁殖、化膿,膿液充滿了整個淚囊無法排泄,于是沿著淚囊、淚小管從眼睛排出。
②感染性結膜炎:因為結膜含有豐富的神經血管,對各種刺激反應敏感,再加上與外界直接接觸而易受感染。細菌、病毒、衣原體、真菌等都是引起感染性結膜炎的病原體。感染的途徑主要是通過產程中被產道感染、在護理過程中由于不注意消毒隔離,通過洗臉用具、毛巾以及看護人的手接觸感染的。其中嚴重者可發(fā)生角膜潰瘍及穿孔,導致失明。
③先天性的鼻淚管堵塞:鼻淚管在鼻腔的下端出口被上皮細胞殘渣堵塞或鼻淚管黏膜閉塞;或者因管道發(fā)育不全而形成皺折、瓣膜或黏膜憩室,使得淚液和淚道內的分泌物稽留在淚囊而引起淚囊炎。
那么,如何判斷寶寶所患炎癥的輕重呢?具體說,寶寶發(fā)病時間的早晚,分泌物的多少,結膜充血的程度,都是判斷寶寶炎癥病因的依據。從臨床上看,結膜炎通常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化膿性:常見于經產道分娩的新生兒,病原可為淋球菌或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淋球菌感染的患兒病情重,其母可有淋病史;非淋球菌感染的寶寶病情可輕可重,一般都是生后兩三天發(fā)病,重者眼瞼腫脹,觸之堅硬,結膜高度充血,分泌物黃稠,需立即治療。
△衣原體結膜炎:也是經母親產道直接感染新生兒,但發(fā)病時間要晚,多在生后5~13天內發(fā)病,程度輕,眼瞼可有浮腫,結膜充血,并有黏液膿性分泌物,這種結膜炎有時能自愈,但拖延時間可長至數周或數月。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該病也是細菌感染,多發(fā)生于春夏溫暖季節(jié),具有傳染性,多見于家庭中成人先感染,后因接觸傳染寶寶,故要隔離成人患者,還須嚴格消毒寶寶接觸使用的毛巾、手帕、枕巾等。該病起病快,結膜充血水腫,有黏液膿性分泌物,睡眠時可結成痂,使上下瞼緣黏著,睜眼困難,需及時治療。
如果寶寶結膜充血很輕,發(fā)病時間多在6周以后,但內眼角淚囊部局部稍隆起,壓迫該區(qū)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有溢淚等現象,則應考慮是否為淚囊炎。
治療一般多是藥水和藥膏交替,白天點藥水,晚上用藥膏,最好到分泌物消退后,再堅持用一個星期,以免反復。特別頑固的結膜炎,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考慮將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作為選藥的依據。淚囊炎在藥物無效時,可考慮淚道沖洗或淚道探通術。大多數寶寶經過藥物治療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而且不會影響視力,個別因治療不當或不及時,有轉為慢性的可能,但很少有角膜并發(fā)癥,所以不會導致視力受損。
盡管不會影響寶寶視力,但媽媽們還是要注意眼睛的清潔衛(wèi)生,不亂用毛巾,常消毒,避免寶寶患上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