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的分類
白內障可分為先天性白內障和后天形成的白內障。
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漸形成,多為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白內障分為前極白內障、后極白內障、繞核性白內障及全白內障等。
后天性白內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營養(yǎng)代謝異常、中毒、變性及外傷等原因所致的晶狀體混濁。又分為6種:
1、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多見于4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病因與老年人代謝緩慢發(fā)生退行性病變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日光長期照射、內分泌紊亂、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
2、并發(fā)性白內障(并發(fā)于其他眼病)
3、代謝性白內障(由代謝障礙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內障)
4、放射性白內障(與X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有關)
5、外傷性白內障
6、藥物及中毒性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