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預防孩子近視發(fā)展,我特意花了600多塊錢買了盞護眼燈,可是用了沒到兩個月,孩子的視力不但沒有得到提高,近視度數(shù)竟然從200度漲到了450度!”一位10歲的近視小患者家長講述了她遭遇到的這件窩心事兒。調查發(fā)現(xiàn),無頻閃、無輻射、無紫外線、預防近視……正是這些宣傳語,讓擔心孩子近視發(fā)展的家長們心甘情愿掏錢購買護眼燈,然而高價護眼燈真的像商家宣傳的這么神奇嗎?
專家觀點:注意用眼習慣是關鍵
用了護眼燈,為什么孩子的近視度數(shù)反而加深了?是不是護眼燈的質量出了問題?眼科專家說:“護眼燈”能否“護眼”并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導致孩子的視力出現(xiàn)問題的狀況有很多種,也不能完全將原因歸結于護眼燈。一般來說,波長越短的光對眼睛的傷害越大,紫光、藍光等可見光對眼睛很具危害性。生活中,還是白熾燈的燈光對眼睛最好,LED護眼燈若使用不當尤其傷害眼睛。
普通的白熾燈發(fā)出的光線柔和,有益于眼睛的健康,一般情況下保持在25~30瓦的亮度就足夠。只要光源的亮度足夠,比較穩(wěn)定,不要有太大的閃爍,即可滿足人們閱讀的需要。目前符合國家標準的臺燈質量都比較可靠,不會造成眼睛疲勞、導致近視或對眼睛造成其他傷害。
眼科專家建議廣大家長,要保護視力,沒有必要依賴護眼產品,平時注意用眼習慣與衛(wèi)生才是關鍵。比如,要及時尋找正規(guī)的矯正近視的方法;減少持續(xù)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學習或工作45分鐘就讓眼睛休息一會兒,眼睛的休息是指看5米以外的物體,放松調節(jié),以此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閱讀時,避免一些誤區(qū),昏暗的環(huán)境里只點一盞孤燈看書,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引發(fā)近視,要保證一定的背景光照,保證正確的姿勢和充足的光線。
另外,在選擇燈具時要注意三方面:一是光照度要足夠;二是不要有眩光、閃光;三是光照范圍要均勻,最亮和最暗的地方亮度不能相差30%以上。